恭喜!建德这6位入选!
择一事,爱一生
非遗之所以具有跨越千年岁月的底气
正在于有一代代人传承
他们让建德优秀传统文化
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近日,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布了第六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其中
建德有6人上榜
第六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叶樟妙
△第一排为叶樟妙
叶樟妙从事寿昌石泉路调十番传承60多年,熟练掌握“寿昌石泉路调十番”基本曲调理论以及演奏技巧,涉及乐器主要为笛子、唢呐、胡琴、锣鼓、快板以及清唱技巧。他始终坚守艺术理想,恪守职业精神,热心非遗传承,为推动石泉路调十番传承作出积极贡献。
路调十番在整个建德地区只有石泉村有,它是吹打的一种十番音乐,优美动人。演出时,队伍最前面由一人挑着油漆描金的喜鼓架,上面放一只小皮鼓,由鼓板司鼓,接着正吹副吹用箫、二胡和小锣、小钹、小铜钟、竹梆伴奏,一路慢步吹打。
胡宝成
包芝球
包芝球积极参与跳净童这一传统舞蹈的传承与传播,是项目传承的主要骨干,一直在外出表演时担任老和尚一角。他对跳净童这一剧目有很深的感情,积极组建表演队伍,熟练掌握小和尚、柳翠、土地、老和尚等不同舞者各自的多种步法,在春节、元宵等节庆活动中参与表演。
跳净童又名大头和尚戏柳翠、大头娃娃舞,是建德一种具有强烈民间舞剧特征的传统节目。跳净童整个表演,演员之间没有语言对白,在锣鼓等伴奏下,通过肢体语言和道具将人物角色演得活灵活现,夸张幽默。
项金芳
项金芳文武兼备,勇于创新,多年来对婺剧的唱腔孜孜以求,对唱腔有很深的造诣。他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同时,还吸收新式的婉转流丽唱法,结合自己音域宽阔的条件加以兼收并蓄,使之融合,形成自己的唱腔风格,并且他还吸收了昆曲、京剧等名人的身段、形体动作来丰富老生的表演,深受广大观众的青睐。
婺剧的唱腔由于长期在农村草台演出,重做轻唱,着重于感情和气氛的渲染,而不过分讲究吐字运腔的功夫,甚至有的曲牌的唱词成了"堂众曲",各个戏中可以自由套用。
王桂芬
王桂芬于1965年开始学习吴式太极拳,58年的学习和实践,对吴式太极拳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见解,同时还掌握了杨式太极拳和陈式太极拳等拳种。她致力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在企业、学校、街道、村落等地设立培训站,为我市吴式太极拳的传承和推广作出了贡献。
吴式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拳术之一。以柔化著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
钱天生
钱天生出生于世代捕鱼的渔家,从小就随其父江上捕鱼。为了挖掘九姓渔民婚礼及习俗,师从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根有,学习九姓渔民婚俗的全部流程。他从事九姓渔民婚俗28年,熟练掌握九姓渔民水上婚礼习俗流程。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九姓渔民婚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是九姓渔民婚俗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物。
“九姓渔民”婚俗表演是久居新安江上的“九姓渔民”特有的风俗,还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整个过程由迎亲家船、送嫁妆、唱利市歌、喂离娘饭、抬新娘、拜堂、入洞房、抛喜果等环节组成。
为每一位非遗传承人点赞